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一大批优秀运动员通过奥运会等舞台走进国际赛场,在运动项目上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为国争光,这四十年的岁月,时而铿锵,时而伴着苦难辉煌,从“无”到“有”,在“变”与“不变”中不断突破。近年来,全民健身运动如火如荼,“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运动不仅成为运动员的一项特殊职业,更成为全民积极参与、享受快乐的重要方式。
值得喜悦的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体育事业蒸蒸日上,在各大国际赛事中,中国的金牌榜逐年递增,名列前茅,并时而突破极限,创造奇迹。还记得铿锵玫瑰“中国女排”吗?刷新中国排球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其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团队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还记得在奥运会、世锦赛等打破多项世界纪录的奥运冠军孙杨吗?刷新了尘封十年之久的1500米自由泳的世界纪录;还记得110米跨栏运动员刘翔吗?一个集亚洲田径史上第一个奥运会冠军、室内室外世锦赛冠军、国际田联大奖赛总决赛冠军等多项荣誉于一身的运动员,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他们都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骄傲,为我们迈向体育强国打下了重要铺垫,书写着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的美丽篇章。
“变”的是金牌至上的理念,“不变”的是拼搏不止的精神。回顾我国体育事业的历史,自打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冠军提升民族自信与底气后,“争金夺银”几乎是体育主管部门的终极目标,金牌获取的价值远远超越金牌乃至体育本身。更何况对于一个当时正急切期望重返世界舞台的中国而言,金牌代表着国家的荣誉,代表着中国在世界的地位,所以金牌至上成为过往的不懈追求。不置可否,在“金牌战略”的助推下,运动员的职业热情和动力更足,但过于功利化的强调金牌至上只会导致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方向偏差,因太注重结果导致运动员求胜心太强而失足的例子不胜枚举。体育强调的是追求卓越、奋斗拼搏的精神,以金牌数量为目的的运动失去的是运动的原有价值,更难以享受到运动的快乐。即便拿不到第一,只要努力过,拼搏过的运动都没有指责的余地。如今,经过多年的奋斗,我们比过去更有底气,更有信心相信运动金牌不再是唯一的途径,运动员们也更有思想,更为独立,最终目的,是以最大努力追求极限,享受运动应有的快乐。
“变”的是少数人的狂欢,“不变”的是全民参与的热情。近年来,全民健身运动风靡全球,健身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公园里晨练的多了;工作族办健身卡的多了;keep、悦动圈等健身软件层出不穷,成为每个智能手机用户钟爱的运动“监测仪”;瑜伽、马拉松等运动形式也不足为奇,等等这些让更多的人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运动中,享受运动的快乐。除了人民对运动的上心,一直以来,为努力把我国体育事业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自上而下也实施了多项惠民举措,让更多的居民积极的参加运动,享受健康生活。国务院曾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将发展群众体育、倡导全民健身新时尚作为重点内容。让更多群众享受体育运动,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是提倡全面健身的目的和意义。
“变”的是紧张的参赛状态,“不变”的享受运动的乐趣。运动作为一种竞技比赛,输赢对运动员来说尤为重要,在赛场上无法避免由于求胜心切而出现的紧张情绪,再加上国人对金牌的重视,所以很多运动员在比赛中过于重视结果而出现的悲剧。在全民健身运动的背景下,运动不仅针对的是运动员们,更是全民参与,享受运动的快乐。去年的里约奥运会便是最好的论证,杜丽、易思玲虽冲金失利,但我们还是为赛场中的运动员们送上了掌声和祝福;傅园慧虽未获得冠军,但其搞怪可爱的比赛状态,深获场外观众的喜欢;奥运冠军孙杨在参加200m自由泳比赛中被对手霍顿嘲讽,在言语激将面前,孙杨以绝佳的参赛心理素质获得国际国内观众的拍手称赞。我们越来越发现,运动竞技最重要的是心态,不要给运动员们太大的压力,让他们和场外的观众一样,把竞技当成一种游戏,一切,尽力就好,运动重在快乐,努力了总会有收获。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体育事业同样不能落下。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在“变”中不断完善,在“不变”中稳中求进。在新时期、新起点上,肩负新的使命,努力把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全民共享运动的快乐,全民共拥健康生活。
Copyright © 深圳广播网(szradio.cn)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